步骤 序号 |
步骤目标 要求 |
步骤合 理用时 |
目标达成度 赋分模型 |
步骤 满分 |
成绩类型 |
1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在试错交互中选取合适的礼物和购物袋,了解肯尼亚的送礼文化 |
4 |
共两题,每题2分。两题都答对,得4分;答对1题,得2分;1题未答对得0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2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在试错交互中学会使用肯尼亚货币 |
4 |
选择总金额与要求相等的货币得1分,选错得0分。 |
1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3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对比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,体验内罗毕街景特色 |
6 |
分两个支线场景,每个支线场景共2题。马塔图支线选择题五个选项,正确选项为两个,选对一项得2分,最高为2分;回答问题有四个关键词,答对一个得2分,最高4分。Uber支线选择题选对得2分,选错得0分;街景元素共4个,选对一个得1分,最高4分。 |
6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4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在试错交互中选取点心,了解肯尼亚的红茶文化 |
5 |
共7个选项,正确选项为5个。选对一个得1分,最高为3分。 |
3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5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安排就餐时的主宾座位,对比分析中肯的餐桌礼仪 |
3 |
此题需拖动主客人物头像至餐桌旁合适位置,共两处关键点,全部答对得2分;未全部满足得0分。 |
2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6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选取进餐方式 |
5 |
选择正确的进餐方式,选对得4分;选错不得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7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对肯尼亚人的赞美表示正确的回应 |
2 |
能够正确理解并选择出中肯关于身材的不同观念得3分,选错得0分。 |
3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£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8 |
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胜任力——使用英语表示感谢、道别 |
3 |
根据对话的流利度、准确度和完整度进行智能语音评测。语音清晰流利,表达方式正确得4分;表达不完整,语音不清晰得2分;语音无法识别或没有输入得0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9 |
国际中文教学胜任力——阅读英文邮件,获取信息 |
5 |
能够正确理解全英文工作邮件,并选出正确的工作任务即可得分;选错不得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0 |
国际中文教学胜任力——对比分析不同的教材并选择,完成教学设计 |
6 |
选对教材得3分,选对教学对象得3分,选对教学内容得2分,选对教学方法得2分。 |
10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1 |
国际中文教学胜任力——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突发状况 |
4 |
针对学生迟到的现象,能够选出正确的处理方式即可得分;选错不得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2 |
国际中文教学胜任力——掌握中国的姓名文化 |
5 |
不合适的姓名共三个,选出1个得1分,共3分。能正确解释不合适的理由一项1分,共3分。 |
6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3 |
国际中文教学胜任力——掌握词汇和语法教学方法 |
6 |
能正确选出汉字的拼音得2分;选错不得分。能识别出语言偏误得1分;能正确修改病句得2分。答错不得分。 |
5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4 |
国际中文教学胜任力——掌握如何布置作业 |
5 |
能根据学生情况和授课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即可得满分;若作业类型不符合“中文+职业”用途需求减2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5 |
国际中文教学胜任力——掌握教学反思的内容 |
8 |
关键词给分。反思在肯尼亚中文教学与在国内的不同:课堂管理、教学内容、练习方式三个方面,答出一个方面得3分。 |
9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6 |
中国文化传播胜任力——选取合适的中国元素制作活动宣传册 |
5 |
能根据提示完成宣传册的设计得4分;遗漏一个要素减1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7 |
中国文化传播胜任力——对比分析不同的音乐,选取活动表演歌曲 |
2 |
如能正确选出歌曲《学好中国话》得4分,选择其他选项不得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8 |
中国文化传播胜任力——在试错交互中选取“文房四宝” |
2 |
“文房四宝”选对一个得1分,选错不得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19 |
中国文化传播胜任力——对比分析不同字体的汉字,在试错交互中选择正确的字体 |
2 |
共7种字体,连对一种字体得1分,连错不得分。 |
7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20 |
中国文化传播胜任力——写汉字并用英文解释汉字的含义 |
4 |
能够熟练运用平台工具完成汉字的书写任务得2分;未完成得0分。能够熟练进行语音输入得2分;未完成得0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21 |
中国文化传播胜任力——掌握剪纸的步骤 |
3 |
能够熟练操作平台上的工具,完成三个不同图案的剪纸得4分;完成两项剪纸任务得2分;完成一项得1分;未完成得0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22 |
中国文化传播胜任力——掌握肯尼亚斯瓦西里语打招呼的说法 |
1 |
答对歌词的含义得4分。 |
4 |
⚪操作成绩 √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|
步骤一:选择礼物
操作过程:学生进入肯尼亚超市,从鲜花、糖果、牛油果和苹果等物品中选择两件肯尼亚人认为合适的礼物,点击可取消所选中的内容。选择结束后,可点击钱包结账。
操作结果:正确选择为糖果和苹果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肯尼亚的礼物文化。
步骤二:使用肯尼亚货币
操作过程:根据系统提示,学生可点击查看肯尼亚的纸币和硬币样式,再根据所购买商品的价格,选择正确数量和面值的货币付款。
操作结果:完成购物交易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肯尼亚的现金支付和电子支付方式。
步骤三:乘坐交通工具
操作过程:通过分别点击乘坐肯尼亚常见的交通工具马塔图和uber到达目的地。
操作结果:学生根据选择的交通工具,应对不同的状况,到达目的地。
操作目的:对比分析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,学习肯尼亚的驾车方向、紧急求助联系方式、海外安全问题等,并在乘车过程中体验肯尼亚的街景。
步骤四:选择红茶点心
操作过程:触发场景后,学生需要从香蕉、芋头、饼干、煮鸡蛋、切块蛋糕、瓜子、果干等食物中正确选择与红茶搭配食用的点心。
操作结果:正确选择为香蕉、芋头、饼干、煮鸡蛋、切块蛋糕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肯尼亚的红茶文化。
步骤五:安排用餐座位
操作过程:根据提示,学生需要拖动主客头像至餐桌旁合适的位置。
操作结果:人物位置设置正确并提交后,主客成功就坐,进入下一步骤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肯尼亚的餐桌礼仪,对比中肯餐桌礼仪的异同。
步骤六:选取进餐方式
操作过程:学生可查看菜品介绍,并在索要刀叉或筷子与用手抓取两个选项中,选择合适的方式品尝肯尼亚特色美食Ugali。
操作结果:正确选择应为用手抓取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肯尼亚人手抓饭的特点,在海外执教中注意饮食文化差异的问题。
步骤七:回应赞美
操作过程:对肯尼亚人赞美长胖了作出恰当的回应。
操作结果:正确回应为表示感谢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肯尼亚的赞美方式,对比分析中肯关于身材的不同观念。
步骤八:道别
操作过程:使用英语表示感谢、道别和邀请等。
操作结果:应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,语音清晰、流利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。
步骤九:查收邮件
操作过程:阅读教学秘书所发全英文工作邮件,找出教学秘书布置的工作任务并选择。
操作结果:正确理解全英文工作邮件,选择一项工作任务,进入下一步骤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工作的能力。
步骤十:选择教材,完成教学设计
操作过程:根据邮件附件中的学生名单,获取学生信息。对比分析不同的教材,根据学情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教材。根据邮件内容、学生名单、教材等相关信息,完成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,包括教学对象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。
操作结果: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,完成教学设计,为第一堂课做好准备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及教学设计能力。
步骤十一:处理突发事件
操作过程:上课时间已到,而大多数肯尼亚学生却还没到达,面对这一与国内教学不同的突发情况,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。
操作结果:正确的处理方式为让同学们抓紧时间坐好,先上课,最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说明课堂纪律,制定规则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的课堂管理能力。
步骤十二:起名
操作过程:从犊子、跳舞、巧克力、英雄、张晓丽、大卫、茉莉等学生自选的中文名字中选出不恰当的名字,并介绍说明中国的姓名文化。
操作结果:正确选择为犊子、跳舞、巧克力。
操作目的: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的姓名文化。
步骤十三:语音、词汇和语法教学
操作过程:选择正确的拼音表示方式,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回答相关的词汇问题与语法偏误,纠正学生的偏误。
操作结果:正确纠正学生偏误,进入下一步骤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。
步骤十四:布置作业
操作过程:根据学生情况、授课内容,以文字输入的方式布置适量的作业。
操作结果:作业形式要符合学情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能力。
步骤十五:教学反思
操作过程:完成此阶段所有交互之后,以文字输入的方式,对自己的上课表现、中肯课堂不同进行深度反思。
操作结果:学生提交上教学反思后,系统根据提交内容做出评价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。
步骤十六:制作宣传册
操作过程:拖动合适的中国元素来设计完成职业周上中国文化活动的宣传册。
操作结果: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宣传册设计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对中国元素的识别能力和活动组织策划能力。
步骤十七:选择表演节目
操作过程:点击播放《我爱你中国》、My Heart Will Go On、《国际歌》、肯尼亚歌Jambo- Hakuna Matata、《学好中国话》等歌曲,对比分析不同的音乐风格,选择在职业周中国文化活动场合播放的歌曲。
操作结果:正确选择为《学好中国话》。
操作目的:考查学生能否选择出符合活动氛围的背景音乐。
步骤十八:选择“文房四宝”
操作过程:职业周活动现场,在文化展示台上选出“文房四宝”的展品。
操作结果:正确的选择为毛笔、砚台、墨、宣纸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对中国书法的了解。
步骤十九:字体连线
操作过程:职业周活动现场,将体现中非友谊的俗语与相应的字体连接。
操作结果:选出正确的字体,如“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”是草书,“一带一路”是行书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对汉字演变的了解,掌握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、大篆、草书、行书、楷书的字体特点。
步骤二十:写汉字
操作过程:职业周活动现场,为前来参观的肯尼亚学生展示汉字的书写,并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用英语解释汉字的含义。
操作结果:提交的语音需流利清晰,系统根据提交内容评价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的汉字笔顺以及用目的语进行文化交流传播的能力。
步骤二十一:剪纸
操作过程:职业周活动现场,阅读剪纸步骤,选择剪纸图案后,点击操作平台上的工具,完成剪纸。
操作结果:根据系统提示,完成三个不同图案的剪纸。
操作目的:学习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,增强学生的体验感。
步骤二十二:理解斯瓦西里语
操作过程:聆听高铁班学生表演《学好中国话》歌曲后,选择歌曲中出现的斯瓦西里语歌词Jambo bwana的正确意思。
操作结果:正确选择为“你好,朋友”。
操作目的: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,拓展学生的知识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