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发展历程
山东师范大学为山东省省属重点高等学校,2020年入选省高水平大学“冲一流”建设高校。现当代文学专业于2007年获评省属高校文科首个国家重点学科,2016年获评首批立项建设省一流学科。2019年,汉语言文学专业获评国家一流专业,2021年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。2020年,我校获批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。2022年汉语言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。依托这些高层次平台,2020年10月正式成立“山东师范大学中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”,2021年依托学校建立“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”,成立“汉语言专业虚实结合实验课程体系改革虚拟教研室”,2022年获评“数字中文山东省文科实验室(A类)”,2023年中心首次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。
二、整体概况
中心以数字中文(山东省)A类文科实验室为建设基础,合理布局,科学规划,充分整合已有教学资源,由三个部分构成:

(一)虚拟仿真实训环境。 包括XR课程体验中心、虚仿实训中心和研制中心三部分。XR课程体验中心拥有大型工作站、VR头盔、智慧显示屏、虚拟录播系统等软硬件设备,实训场所包括计算机机房、虚拟录播室、智慧教室、语音训练室、书法训练室和秘书实训室,研制中心拥有实验语音学实验室、计算语言学实验室、数据分析实验室、眼动实验室和脑电实验室。
(二)虚拟仿真教学资源。 制作和引进虚仿课程27项,其中自建课程9项,引进课程18项,自建课程占比达到三分之一。构建了汉语言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,全面将虚仿课程纳入培养计划。获评国家级虚仿一流课程1项,省级虚仿一流课程2项,线上一流课程1项。
(三)虚拟仿真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。 该平台依托学校建立,充分满足中心的信息发布、课程管理、教学成果评测和教学资源共享等需求。 中心受“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”“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”等专项经费支持,2020年以来,累计在虚拟仿真软硬件建设上投入经费484万;不断培育、引进高层次实验人才,目前已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、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,共有32名成员,其中教授11人,副教授8人,博士25人。当前教学资源和管理平台已实现校内全面共享,并与省内山东大学等、省外南开大学等20多家高校和中文教育公司签订协议,实现优质虚仿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和联合研发。
|